时间:2025-05-29 www.liuliuba.com八字算命
一个作家,一个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的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弘扬传统文化的杰出人物。在小说中,鄂伦春族作家为本民族的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强调文学的本质、品格和价值。让我们来看看鄂伦春族的文学创作者。
敖长富(1940—),鄂伦春族,少数民族作家协会理事,内蒙古文联委员,内蒙古作协委员,呼伦贝尔市作协代表,鄂伦春旗文联代表,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秘书长。鄂伦春旗广播电视局局长。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99年加入作协,着有长篇小说集《猎刀》、报告文学集《昨日的猎城》、短篇小说《孤仙柱》等,短篇小说《猎人之路》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二等奖,首届内蒙古索隆嘎奖三等奖,《阿梅杰》获胡蒙首届文学创作马奖三等奖,报告文学《比生命更珍贵》。 ..》获1984年全国民族团结征文比赛三等奖,话剧剧本《不怨天尤人》获国内外4项大奖。
爱敏(1960—),女,鄂伦春族,笔名孔特勒。黑龙江海拉尔人。员。 1992年至1994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研究班学习,大专学历。 1977年在鄂伦春族旗帜印刷厂当工人。 1980年在内蒙古51161部队服役。 1987年任鄂伦春文联编委,是抢救鄂伦春语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倡导者。 2005年加入作协。着有《鄂伦春风剪贴画》、《鄂伦春妇女》,发表诗歌、散文300篇(篇)。曾获黄河诗歌奖二等奖、呼伦贝尔马奖等多项奖项。
侯波,女,黑河市作协会员,作家。为纪念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鄂伦春族女作家侯波出版了散文集《猎雪记》。他以天马行空的笔触,用20多幅作品描绘了家乡的多彩图景。 《花开大子香》、《高兴安岭》、《绿醉》等,如同山水画一般,作者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细腻的线条,展现了家乡一年四季的无限风光; 《打猎》、《夏日红围》、《艺兴》、《爱在车里》、《E家葬》等,就像是一组风俗画。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鄂伦春这个狩猎民族古老而神秘的民俗风情; 《母亲的回忆》、《湖北乡老照片》、《永远跟走》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的祝福、对的感激、对家乡的热爱.
你可能会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民俗文化 蒙古族是少数民族中的主要民族之一。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
民俗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与大自然...
民俗文化 东乡族是甘肃省特有的民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与其他少数...
民俗文化 中医是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科学。名医众多,至今名声如雷。其中有孙...
民俗文化 每个民族的乐器都有自己的特点。园内有很多特色乐器,如:鹰笛等,都注...
民俗文化 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次创举。哈尼族文化不仅多元,而且独具特色...
民俗文化 根据的说法,其中许多内容并不十分了解。可能现代文化了解的多一些...
民俗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服饰,包括服饰...
民俗文化 在我国古代,出身于皇族的人,为了争权夺势,往往要与兄弟相争。一座宫...
民俗文化 撒拉族和回族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新解放后,撒拉族从回族...
民俗文化 东巴大峡谷位于丽江玉龙雪山脚下。是丽江经典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景...
民俗文化 故事讲的是,人们结婚时,往往需要八辆大花轿迎娶新娘才能过门,豪门更...
民俗文化 “鬼”自古以来就很可怕,是使人恐惧的主要邪物之一。在民间,对于鬼...
民俗文化 “吃新节”是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的内容是“吃新”。节...
民俗文化 “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太在意别人的感受,等于是在为别人活着,照顾不...
民俗文化 民间节日众多,各民族千奇百怪。如果有潮汕人,应该听说过农历六月初...
民俗文化 是黄河中游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起源于东北中南部至西部的玉...
民俗文化 健康是人们每天最关注的话题,吃什么、怎么吃也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
民俗文化 藏族服饰可能是我国民族服饰中历史最悠久的了。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民俗文化 世界上最毒的动物有哪些?我从小就知道,动物的颜色越鲜艳,它的毒性就...